地名由来:《元和郡县志》载:以县西一里萧山(萧然山)为名;据《汉书·地理志》: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名;另据明万历《萧山县志》:许询于此凭林筑室,有萧然自适之趣,故名。
2022年8月,萧山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8月,萧山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科技创新百佳典范第6位。
2022年7月,萧山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33。
2022年6月,萧山区益农镇“共智富”联合体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一批共富联合体。
2022年6月,萧山区衙前镇杭绍融合、农运先锋共富带,所前镇十八村山水画廊共富带,戴村镇郊野运动共富带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一批共富带。
2022年5月,萧山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第1位。
2021年12月,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出炉,萧山区位列第20位。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萧山区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12月,萧山区上榜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位列第41。
萧山区是杭州市的南大门,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区,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之首。萧山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设区。
萧山地处钱塘江以南,东接绍兴县。全区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户籍人口118.5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5997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4个街道总人口263055人。区委、区政府驻地北干街道。
萧山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南缘,年平均所温16.1℃,降水量1402.5毫米,常年无霜期248天。
杭州市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杭州市东北部、杭州市区南部偏东,是杭州大都市强区。萧山不仅山水秀丽,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更有8000年人类文明史,可远溯至新石器时代的跨湖桥文化。2021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设立杭州市钱塘区,以原江干区的下沙街道、白杨街道和杭州市萧山区的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钱塘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萧山区由12个镇、15个街道调整为12个镇、10个街道,区域面积931平方千米,政府驻地不变。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暨”。
孙权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改名永兴,属会稽郡。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以萧然山为名,沿用至今。
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自唐改称萧山以来,除清咸丰十一年(1867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之讳,改为“莦珊”外,均称萧山县。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
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
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
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改属杭州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
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仍属杭州市。
2001年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