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临水县为临安县,1996年设市,2017年8月设区;据《郡县释名》:邑有临安山,取此山为名,寓君临即安之意;另说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命名;又说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
2022年8月,临安区被确定为第二批浙江省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
2022年8月,临安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科技创新百佳典范第17位。
2022年8月,临安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佳样本第25位。
2022年6月,临安区天目山镇“天目月乡”共富联合体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一批共富联合体。
2022年6月,临安区太湖源镇“源头共富”共富带、昌化镇“e起牛”共富带、於潜“耕织原乡”共富带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一批共富带。
2022年5月,临安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第71位。
2022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命名临安区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2021年12月,临安区上榜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位列第10。
2021年11月,临安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临安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等称号,两次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今年被列为浙江省十七经济强县(市)之一。临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森林覆盖率达74.9%。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天目山被列-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还有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数十处名胜景点。湖光、山色、巨树、溶洞、峡谷、飞瀑、温泉等形成了临安独特的自然风光。
临安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县建制,是吴越国王钱镠故里和墓葬地。历代以来人才辈出,宋代大文人洪咨夔,清代数学家方克猷,革命烈士来学照,爱民模范赵尔春,高原赤子陈金水等都是临安的杰出人物。
秀丽的山水吸引来众多名人墨客。谢安、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郁达夫、-等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和诗文,给临安的山水更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临安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西汉佛教初传中国时就有印度僧人入天目山播教,天目山被尊为韦驮菩萨的道场。历代高僧辈出,在东南亚尤其是日本影响深远。
生态旅游景点呈现出独特的魅力,现已开发建成的有:天目山、青山湖、钱王陵、玲珑山、太湖源、浙西大峡谷、白水涧、天目石谷、瑞晶洞、西径山、大明山、石长城、柳溪江、浙西天池、神龙川、东天目、天潭公园等十七个景点。临安的真山、真水、真空气、真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2001年度接待了游客200万人次,2002年则达到235万,显示出临安旅游的蓬勃生机,且接待量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临安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距沪、宁、杭大都市群落最近的生态示范市,杭州至黄山最近陆路黄金旅游线的中点,随着杭徽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大大改善临安旅游可进入性,并纳入华东旅游网络之中。目前临安有旅行社(国内)六家,宾馆饭店床位近万张,已具一定的接待规模。临安餐饮业强调特色,开发了一批以土特产为主的特色菜。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充分发挥临安特有的鸡血石、山核桃、茶叶、笋干、竹制品等旅游商品丰富的优势。形成以锦城为中心,昌化、於潜为次中心的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商品市场。
临安旅游业正朝着实现旅游“二次创业”,突破交通“瓶颈”,打响“天目生态”和“吴越文化”的品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单一型向综合型,各自为政向区域联合转变的方向发展。
区划人口
临安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绿色明珠,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经118°51'---119°52'北纬29°56'-30°23',东临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西接安徽歙县,宁国和绩溪,北靠安吉。东西相距100公里,南北宽达50公里,土地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人口51.03万市人民0设在锦城街道。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临安市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锦城街道、玲珑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横畈镇、於潜镇、藻溪镇、太阳镇、昌化镇、龙岗镇、岛石镇、湍口镇、三口镇、高虹镇、河桥镇、潜川镇、太湖源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板桥乡、千洪乡、横路乡、乐平乡、马啸乡、新桥乡、西天目乡。共有11个社区、15个居民区、651个行政村。
2000年,临安市辖16个镇、2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14238人,其中:锦城镇110360人、玲珑镇25211人、青山镇21597人、三口镇8178人、横畈镇14680人、高虹镇11128人、青云镇14921人、於潜镇31890人、藻溪镇21119人、太阳镇16387人、昌化镇22507人、龙岗镇10545人、湍口镇8456人、颊口镇12772人、顺溪镇6773人、岛石镇17419人、板桥乡16188人、上甘乡8375人、石门乡3921人、杨岭乡8511人、东天目乡6811人、临目乡3490人、绍鲁乡6637人、西天目乡12434人、千洪乡6087人、横路乡9329人、堰口乡6310人、塔山乡5031人、紫水乡4731人、马山乡3896人、乐平乡9970人、河桥乡11768人、石瑞乡5105人、洪岭乡3854人、马啸乡9411人、新桥乡6893人、上溪乡4778人、龙井桥乡3073人、鱼跳乡3692人
历史沿革:
秦时今临安中西部属故鄣郡朁地,东部属会稽郡余杭县西部地。
西汉开始,境内置县,逐有县名。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於朁县,於,字无义,如“於越”为越人发语词。
旧“朁”无水,《后汉书•郡国志》始加“水”作“潛”,称於潜。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五:“县西有潜山,因以为名”,相传唐尧时洪水泛滥,此山潜入水中,不没者百丈,故称潛山或百丈山,即今龙岗镇百丈山(岭)。
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立吴郡,余杭属吴郡。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分余杭县西部地立临水县,为临安建县之始,治在高陆(今高虹镇高乐)。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分吴郡立东安郡,临水县属之。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置吴兴郡,临水县属之。
晋太康元年(280)改名临安县,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九三:“临安山,县取此为名”。
隋开皇九年(589),并入余杭、於潜县。
唐武德七年(624)分於潜地复置临水县,属潜州。
武德八年(625)潜州废,临水县并入於潜县。
武周垂拱四年(688)分余杭、於潜地复置临水县,属杭州。
光化三年(900)改名临安县,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梁太祖即卫,加封钱镠王为吴越王。
钱镠于临安建安国衣锦军,取安民兴国之意。
后梁开平二年(908)改临安县为安国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复称临安县。
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临安县属之。
绍兴八年(1138),临安升为畿县。
景定三年(1262),临安县治从高陆迁至西墅保锦山下。
元改临安府为杭州,未久改称杭州路,领县有临安。
明代,杭州路复改称杭州府,临安县属之。
县治从西墅迁至东市太庙山右,即今所在。
清因之。
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临安县直属于省。
民国3年(1914)省下设道,临安县属钱塘道。
民国16年(1927)废道,又改省直辖。
民国24年(1935)8月,省下设吴兴行政督察区,临安县属之。
民国25年(1936)4月属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5月改省直辖,10月改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1948)7月改属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临安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九专区。
10月,第九专区改称临安专区,1950年3月临安专区驻地从余杭迁至临安城关镇。
1953年2月临安专区撤销,临安县改属嘉兴专区。
1957年8月改属建德专区。
1958年12月28日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同月,建德专区撤销,临安县改属嘉兴专区。
1960年9月,临安、昌化二县合并为临安县,改属杭州市。
1961年原余杭县地从临安划出。
1996年10月临安撤县设市。
2017年8月,临安撤市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