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1946年东傅家区、西傅家区合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东铁路从松花江南岸市区通过,称铁路东半部地区为道外得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道外区人口数量为81.12万人,位列哈尔滨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51位。
2020年6月,道外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北抗日联军片区)。
2018年2月,道外区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道外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1年5月,中国科协命名道外区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道外区土地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0.62平方公里,郊区面积577.9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由汉、满、回、朝鲜、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藏、维吾尔、锡伯、俄罗斯等20个民族组成。
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中北部,整个冬季处于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春秋两季为季风交替,其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从当年11月至次年3月,最冷在每年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20.3℃,最低为零下38℃。整个冬季降水很少,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左右,气候严寒干燥。每年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2.8℃,最高气温可达36℃以上,一般22℃以上气温40天左右。夏季降水日多,降水量大,一般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以阵雨为多,年内雨日一般在40天。每年4月份,气温开始升高,气旋活动频繁,使气温变化无常,升降温幅度较大,气温在10—22℃之间持续可达60天。此时期风大,多西南风,有时可达8级。降水量不多,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2%左右。每年9月下旬起,冷空气开始入侵,气温下降,10月份平均气温可降至5℃左右。霜冻出现早,9月下旬就可以发生初霜。此时期降水量减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8%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35天,有霜期为221天。日均气温低于零下的日数占全年的45%,低于零下10℃的日数120—210天,低于零下20℃的日数66天,低于零下30℃的日数一般是六、七天。道外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区内一江(松花江)、一山(天恒山)、两河(阿什河、马家沟河)等自然资源是全市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区。
哈尔滨市城郊唯一的一座自然山体天恒山,位于道外区团结镇境内,距城区仅3公里,北望松花江,西临阿什河,南靠哈同公路。总面积3000多公顷。海拔高度在120~215米之间,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达70%以上。天恒山地下水量丰富,经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厅矿泉水评审委员会鉴定,达到了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的指标,完全符合标准,其自然生态是哈尔滨城区周边绝无仅有的。
“一江、两河”(松花江34.7公里、阿什河7.45公里、马家沟河9公里)流经道外区,地面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沿江经济潜力巨大。道外区乡镇的十万亩草原、万亩养鱼垂钓水域、湿地、5000亩果树、绿色蔬菜等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
历史沿革:
道外区是哈尔滨形成较早的老城区。
清乾隆元年(1736),道外地区隶属阿勒楚喀副都统所辖。
乾隆十一年(1746)逐渐形成延爽街、平原巷等,光绪六年(1880)逐渐形成了桃花巷、天一街、头道街和二道街等道路。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代最后一个关道衙门-滨江关道署衙(哈尔滨关道)设置在傅家甸(今道外区),是哈尔滨最早的行政官邸。
1913年,道外区名为滨江县。
1929年,又名滨江市。
1932年,又称东、西傅家区,俗称傅家甸。
1956年,东、西傅家区合并,称道外区。
2004年,哈尔滨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太平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道外区管辖。
以松花江主航道为界,将松花江北岸原道外区所属的松北镇、松浦镇、万宝镇、太阳岛街道、三电街道划归新设立的松北区管辖。
2006年,又将原属阿城市的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
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