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以三国时诸葛亮用兵于此,在剑山凿石架空建飞梁阁道,故名;据《水经注》载: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
2022年8月,剑阁县被确定为首批四川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
2022年8月,剑阁县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2022年1月,剑阁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被确定为2021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2022年1月,剑阁县被评定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
2021年11月,剑阁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剑阁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剑阁县人口数量为42.39万人,位列广元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四川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72位。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它的四周,东邻苍溪县,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青川县、利州区、元坝区,108国道、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全县辖12区(开发区)57乡(镇),人口67万。县城普安镇(座落在县中部偏北的汉阳山麓、闻溪河畔,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现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交通、水资源等制约因素,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2000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普安镇迁至下寺镇。
剑阁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剑阁的先民就聚集、繁衍于斯,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川北农牧文明。东汉末年,剑阁境内即有汉德县建制,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于晋寿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县内源出西北山麓的西部、闻溪河、店子河、白龙河纵贯全境,河流总长670公里,皆汇入嘉陵江。气候温和温润,大势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剑阁属四川省松栎林亚区,盆地北部柏林、马尾松疏林小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5.06%。这里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较为珍稀的有牛羚、金钱豹、锦鸡、香獐、小熊猫、剑门画眉等。已探明和发现的地下矿藏30余种,其中石英砂、煤、铁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颇具开发潜力。
剑门关距县城30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壁立千仞,横亘绵延。若天垒城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有云:“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极写剑门关之艰、险、难。“翠云廊”古驿道以县城为中心,南至阆中,西接梓潼,北达昭化,蜿蜒三百余里,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道旁古柏参天蔽日,多系明代栽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柏群。中有一株奇特树种,松柏枝叶杂生,被命名为“剑阁柏木”,目前发现的仅此一株,被誉为“国之珍宝”。县城鹤鸣山,文物考证系中国道教发源地,以“三绝”闻名遐迩,一是唐代颜真卿手书《大唐中兴颂有序》摩崖碑;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三是北朝晚期与唐代道教摩崖造像,凡二十一窟,石刻技艺精湛,人物逼真传神,内蕴博奥深微,堪称我国道教石窟艺术中的瑰宝。武连镇北武侯山麓觉苑寺现存明代《佛传》壁画,共十七铺173.58平方米,209个故事。画幅宏大,构图奇特,张澜、张大千、邵宇等大师赞之为“艺苑奇珍”。
剑阁是农业大县,在县委、县府制定的“南梨北桃全县桑、南禽北牛(羊)全县猪(兔)”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全县掀起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加工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大,涌现出一批“小康户”、“小康村”。
剑阁工业以小型轻工业为主,有食品制造业、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印刷、文化、建材、金属制品、电力、化学、医药、自来水等20多个门类。其中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剑阁腊肉”、“剑门牌”火腿、蝴蝶猪头,县星王巾被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星王牌”系列巾被、床饰以及县工艺社生产的“剑杖”等均为剑阁特产,被授予省、部级“名牌产品”称号,产品深受消费 青睐,远销国内外。
自然地理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
剑门山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在侏罗纪时期(距今约2-1.4亿年),四川周围隆起成山,盆地积水成湖,因受强烈风化侵蚀作用,山地为湖盆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形成南北巴湖和蜀湖。白垩纪时期(距今1.4-0.65亿年)剑门山脉正处在蜀湖北部边缘龙门山前山带,当龙门山强烈上升时,形成剑门洪积堆与剑门砾岩。在喜马拉雅运动中,龙门山再次强烈上升,剑门山再被凸显,形成了今天的剑门山。
剑门山古称梁山,由大、小剑山组成,为剑门山脉西南段,距今剑阁县城30公里,其山峻岭横空,危崖高耸,从东北向西南蜿蜒伸展,长达百余里,气势磅礴。主峰大剑山,峰如剑插,石壁横亘,森若城郭,峭壁中断,两崖对峙,一线中通,形似大门,故称“剑门”。剑门地势险峻,为秦蜀交通咽喉。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古称五华山,笔架山,京兆山,绵亘剑阁县西北界,属龙门山脉。西南--东北走向。西部伸入江油县境,东北与巾子山相连。山有五峰,山体尖圆,高耸入云,锐利如剑,挺然屹立。山上森林繁茂,山峦叠嶂,气势磅礴,数十里外能览诸峰。西河、闻溪河皆源五子山南麓。在五峰之下,各有一洞,第一峰下的洞称“老龙洞”,洞深莫测,内有怀抱石、黑水潭、鬼门关、阎王碥、一碗水等景点,相传此水能预兆来年丰欠,因名“灵湫”,“龙洞灵湫”时为州县八景之一。
剑州八景之“五子晴岚”,即是指此处。清代杨瞻有诗:“五子屹立五弟兄,擎天摩日两分明。雨雷才向山头过,苍绿无涯处处生。”山上自然风光极为秀丽。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略成“上”字形,长约13公里,宽约1-3公里,总面积近达34平方公里。最高峰为五子山右二峰,海拔1330米,为剑阁县境内最高山峰。
剑门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变地貌影响,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出现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各异,高山顶和漕谷地气温相差大。气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充分,但呈陡峭单峰型分布,时空分布不均,常有“东边日出西边雨”情形。剑门山区一般年平均气温约15.4℃,年均降水量1039.4毫米,境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全年无霜期约270天。秋冬两季多雾,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28.3小时。
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
春季:是南北冷暖气流交换季节,境内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雨日少,时有倒春寒。元月起,气温上升,温和宜人,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开放,山间野花烂漫,鸟语花香,满眼春光。
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盛夏时日最高气温在30-36℃之间,水气蒸发量大,高温高湿,7、8月份雨水集中,常有暴雨,山洪险出。但由于海拔高程对气候的影响,多半山底气候炎热,山顶却气候凉爽,尤其是夏雨初晴,空气清新,看彩虹飞架山间,恍若人间仙境。剑门关的梁山寺古为仙人修练之地,今为游人避暑山庄。
秋季:是夏冬过度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侵,暖空气退却,境内雾雨日增多。此时山间云雾环绕,景观奇妙,如遇秋雨连绵,或行径山间,漫步翠云廊,另有一番景致。清时剑州知州乔钵有诗云:“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冬季:是境内干冷空气最盛时期,冷冻明显,气候干燥,风日增多。最冷为1月,气温低于零度以下的天气不多,霜期短,12月上旬初霜,3月初终霜,山底平地少雪,但高山峰顶能看到雪景,远山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张问陶《剑阁遇雪》诗云:“踏平泥鸿旧爪痕,寒云迢递接家村,关山归梦今宵隔,风雪萧萧出剑门。”
剑阁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全县人均拥有面积为7.8亩,现有耕地80.34万亩,可利用开发的土地有301万亩,是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的有利地区。全县已探明和发现的地下矿藏30余种,其中石英砂、煤、铁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颇具开发潜力。
森林资源
剑阁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大县,林业用地面积16.7万公顷,占幅员面积32万公顷的52.2%;有林地15.3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1.6%,其中:用材林面积5.9万公顷,蓄积150万立方米;防护林面积8.6万公顷,蓄积330万立方米;薪炭林面积0.5万公顷,蓄积10万立方米;特用林面积0.1万公顷,蓄积11万立方米;经济林面积0.1万公顷。林业用地中,集体林16.2万公顷,蓄积600万立方米;国有林面积0.3万公顷,蓄积26万立方米,其中:国有林场0.16万公顷,蓄积13.5万立方米。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8.8万公顷,蓄积362.9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6.5万公顷,蓄积264.7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627.6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590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95.5%。全县有古树名木2万余株,其中驿道古树8007株。森林覆盖率49.6%。
剑阁县森林植被为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森林植物资源共173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21种,被子植物59科142种,单子叶植物2科10种。主要森林树种为柏木、马尾松、桤木、麻栎等,其余树种多为林下植物、“四旁”绿化树种和经济林木。
剑阁县以“柏木之乡”著称,柏木林面积、蓄积均居全省首位。境内有柏木5属10种,以柏木为组成树种的林分覆盖县境的80%以上。现存8000余株的驿道千年古柏以县城为中心向西、南、北延伸,巍峨屹立,似三条绿色长龙横亘剑阁大地,是世界古行道树之最和我国秦汉文化积淀最多、保留最完整的一段;位于其中的松柏长青树——剑阁柏为世界仅有。柏树木材纹理通直细密,材质坚韧耐用,是建筑、家具等的优良用材,种子、根、枝叶富含芳香油,是天然香料的优质原料,经济价值较高。我县有可开发利用的柏木资源达6万公顷,蓄积250万立方米,可年产中小径商品木材2万立方米。已建成的林源香料公司已经具有生产1000吨柏木油的能力,生产的柏木油系列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并形成柏木天然香料生产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县的龙头企业。
剑阁县森林面积辽阔,林下生态环境优越,是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的优良场所;我县有较丰富的青杠和松树资源,盛产优质天然木耳、川贝。除此之外,林下植被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森林植物品种较多,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历史沿革:
夏商时,今剑阁县属梁州。
西周时属雍州。
春秋战国时(前770-221)大部分蜀国辖地,东南小部属巴国领域。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归秦国版图。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剑境大部属蜀郡葭萌县,东部属巴郡阆中县。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剑地分属于广汉郡梓潼县、葭萌县和巴郡阆中县。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分属于梓潼、葭萌、德阳、阆中四县管辖。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据蜀,分广汉郡葭萌、梓潼、白水、涪县置梓潼郡时,始在今剑阁境内新立当德县(治地在汉阳镇境内,故城名黄芦城),隶属梓潼郡。
三国时,当德县为蜀汉领地。
西晋泰始三年(267),汉德县属梁州梓潼郡。
太安二年(303)至永和三年(347年),汉德为“成汉”领地。
东晋永和三年(347),于晋寿县境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即小剑故城),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
太元十五年(390)废剑阁县。
南朝宋元嘉初年,汉德县改属梁州白水郡,继复改梁州晋寿郡。
南齐建元初复归梓潼郡,不久即废。
南朝宋元嘉初,于汉德境内侨置南安郡、县,领桓道、中陶2侨置县。
元嘉三年(435),侨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县(治今武连南老武功桥处),茂陵县(治地梓潼县上亭铺)属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南安郡始改侨置为实郡,领南安(今普安镇为郡治)、白水(今店子乡)、华阳(今王河乡南)、梓潼(今梓潼县城关镇)4县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县。
南朝齐时(479-502),南安郡领南安、白水、华阳及乐安、桓道2侨置县,梓潼县还隶梓潼郡。
新巴郡改为南新巴郡,仍领1县;改武都为扶风郡,领武功(武都、下辨县更名)、茂陵、华阴(今开封镇境)3县及寄治汉阳、略阳、安定3县。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始在境内立南梁州(州郡县同治今普安),辖南安郡(领县未变),辅剑郡(扶风郡更名),南新巴郡。
天监四年(505)至大同元年(535)其间30年,南梁州3郡及属县入于北魏。
梁末,武陵王据蜀称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领原郡县。
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为始州、南安名普安,领4郡6县:普安郡辖普安县(南安郡县更名)、永归县(白水更名);黄原郡轄黄安县(华阳县改置)、茂陵县(自辅剑郡改隶,后废);安都郡辖武连县(辅剑、武功更名);潼川群(今梓潼县石牛铺)。
北周时,始州隶于利州总管府,仍辖普安、黄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县废外,安都郡增领胡原县(天监十八年分巴西郡阆中地新置县来属,治今香沉乡群英村)。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
始州领普安、永归、黄安、安寿、武连、胡原(开皇七年更名临津)、阴平(由龙州来属,治今江油县小溪坝阴平村)7县。
大业三年(607)改始州为普安郡,领县未变,安寿还名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县连枝坝)。
唐武德元年(618),普安郡复称始州,属利州总管(都督)府,贞观六年罢,改属剑南道及东川节度。
圣历二年(699)新置剑门县属始州。
先天二年(713)改始州为剑州,“取剑阁为名也”。
至此,剑州之名始见于世。
天宝元年(742)改剑州为普安郡。
乾元元年复名剑州,领普安、黄安(唐末更名普成)、武连、梓潼、阴平、临津(迁治今白龙镇),永归、剑门8县。
隋唐时,于剑门关设军事建置,立关令并置大剑镇(治地剑门场),小剑戍(今下寺大仓坝)。
五代时,前蜀、后唐、后蜀,剑州为其领地,辖县未变,属昭武军节度。
宋乾德三年(965),置剑州普安军,属西川路,仍领原县。
乾德五年,省永归县隶属剑门县。
开宝六年(973)属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属川峡路,咸平四年(1001)后,属利州路。
景德二年(1005),剑门县隶属于剑门关都监。
景德三年,剑门关直隶京师,以东京兵出戍。
剑州只领6县。
熙宁五年(1072),关、县析而为二,皆还隶剑州,并省临津县为镇入普安县。
元符中,剑门关下隶于剑门县,“敕县令通管关事”。
宋绍兴四年(1134)后,利州路分为东、西二路,几经分合,剑州均属利州东路。
隆兴二年(1164),因“藩邸”升剑州为普安军节度。
绍熙元年(1190)再升为隆庆府。
宝祐三年(1255)蒙军攻蜀,隆庆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剑门镇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隆庆府为剑州,普成、剑门2县并入普安,阴平县因战乱荒废。
泰定中(1324至1328),省武连县入梓潼县,剑州领普安、梓潼2县,属四川行中书省广元路。
元末,剑州为明玉珍夏国辖地,领县未变。
明洪武六年(1373)省普安县入剑州。
九年省州。
十三年(1380)复置剑州,领梓潼、江油(治今江油县武都镇)2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治今阆中)。
洪武三十一年,废剑门关,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立剑门关,置百户戍守。
嘉靖四十五年(1566)江油县划属龙州。
明末,剑州为张献忠大西政权领地。
清顺治三年(1646),剑州领梓潼1县,清雍正五年(1727),梓潼县划属绵州,剑州始无领县,遂成“单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剑州直隶四川省军政府,下辖剑门、武连2分州。
民国2年始将剑州改为剑阁县,下置剑门、武连2分县;民国三年,废剑门、武连分县,剑阁县划属四川省嘉陵道。
民国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区”时期,剑阁县先后为靖国军吕超、靖川军刘存厚、川北边防军王鸿恩、第二十九军川西北屯殖军田颂尧的防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4月(民国24年),剑阁属中国工农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建有普安(治县城)、赤化(治今鹤龄镇)、金仙(治今金仙场)3个县苏维埃政权。
民国二十四年夏,国民政府统一“川政”后,剑阁为四川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暨保安司令部治地。
辖剑阁、昭化、广元、苍溪、阆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县。
民国三十一年,增辖青川、旺苍共11县,至1949年为止。
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仍为县建置。
1950年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
1953年,改属绵阳专员公署。
1985年5月,剑阁县划属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