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门市辖竟陵、杨林2个街道办事处,多宝、拖市、张港、蒋场、汪场、渔薪、黄潭、岳口、横林、彭市、麻洋、干驿、马湾、卢市、小板、九真、皂市、胡市、石河、佛子山等20个镇和净潭乡,以及天门经济开发区(候口街道办事处)、天门工业园(多祥镇)、国营蒋湖农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全市有6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78个村民委员会,6802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2622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10.97万公顷。全市年末总人口163.85万,其中男性87.01万人。全年出生18114人,死亡972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19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亿元,同比增长1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3亿元、190.04亿元、100.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21.47:51.19:27.34调整为19.8:52.2:28。地方财政总收入19.37亿元,增长2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36.6%;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6.5亿元,增长11%。
全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8.58亿元。粮食总产75.22万吨,增长8.4%,实现了“十连增”;棉花总产4.93万吨;油料总产11.5万吨;蔬菜总产57.61万吨;禽蛋产量5.17万吨;生猪出栏103.98万头;水产品产量12.68万吨。已建成5.33万公顷优质稻、4万公顷优质棉、5.33万公顷优质油料、1.67万公顷无公害蔬菜四大基地。万头以上养猪场达到25家,省部级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达到13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9家,其中省级以上14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1。在全省率先成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全市新增“景天及图”、“庄品健”、“汉域”3个湖北着名商标。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1个,“天门义河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港花椰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35%,30亩以上规模经营大户达到3330户。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334家,达到1194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14家,“华丰模式”在全省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引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9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48亿元。维修改造泵站194座,疏挖沟渠1476.7公里,完成土方760万立方米。大力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166.67公顷。岳口镇跻身全省“四化”同步示范试点乡镇,健康村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移民新村建设得到加强。天门市被评为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先进组织。
全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4.59亿元,增长1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27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0家。全年工业用电量6.07亿千瓦时,增长14%。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天门生物产业园获得批准,台湾工业园、泵阀产业园等10余个“园中园”建设稳步推进。“一区三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5个乡镇规划建设了工业小区,已落户企业52家。
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交通建设投入达7.65亿元。完成义乌路南延、南洋大道西延、北环路、东江大道等工程。陆羽故园、东湖公园建成开园;体育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已基本建成;革命历史纪念园完成主体工程。全年电网建设投资1.18亿元。110千伏岳口变电站增容工程投入营运,110千伏汉北桥输变伏线路6条,新建和改造配电台区217个。全市共有27家重点企业实施了35个技改扩规项目,完成投资18.7亿元。天门纺机、稳健纺织等一批改造扩规项目竣工投产,景天织造园等项目正在建设。华润雪花啤酒通过技改扩规,税收突破5000万元。引进武汉人福、四川禾邦、上海延安药业等知名企业与本市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74家,净增44家。纺织服装、机电汽配、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特色产业均过百亿产值,医药、棉花产业集群被确定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益泰药业、湖北诺邦、和沐电气等9家重点企业申报省级新三板后备企业。全年共引进项目92个,实际到位资金81.3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9个,投资29亿元的旺泰科技新材料产业园、投资18亿元的天门国际服装科技城等一批大项目相继签约或开工。卡森特电子、隆兴无纺布等38个回归项目签约,总投资56亿元。台资企业招商取得较大进展,台湾玉期行表面处理环保系列产品等4个台资项目签约,总投资5.7亿元。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683万美元,其中对外出口额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8%。各类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340.53亿元,比年初增加46.18亿元;贷款余额113.72亿元,比年初增加16.36亿元。落实银企对接协议85亿元。信用社改组为农商行进展顺利。2013年,天门市获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荣誉称号。建设通村公路340公里,皂岳一级公路竟陵至岳口段正在抓紧建设。天门南站成为汉宜铁路客流量最多的三大站之一。天门港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有名胜风景区及文物保护区(点)390个,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覆盖率18.4%。
建成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天门中学入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取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天门职业教育学院新增茶学等3个特色专业,办学规模达到3500人。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工程,胡家花园修复工程和博物馆抓紧建设,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建设。《茶缘》荣获湖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天门说唱《口说为凭》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举办2013湖北(天门)台湾美食文化周、纪念茶圣陆羽诞辰1280周年等大型活动。全市有卫生机构920个,其中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0个。全市卫生机构有卫生人员8774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06人,执业(助理)医师2419人,注册执业护士1649人。全市有病床4842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7张。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价格下降48.3%;医药体制改革成效显着,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了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复评,市中医院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院评审,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百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960人,创业带动就业100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08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4%。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1.2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1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85万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10.9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7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20.77万人。全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3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81户。
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污染防治,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着,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7%,超额完成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2022年8月,天门市入选2022年度湖北省全域公交县创建名单。
2022年8月,天门市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7月,天门市上榜2022赛迪百强县第96名。
2022年5月,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发布,天门市位列第100。
2022年3月,2022年中国百强县发布,天门市位列第87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天门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天门市位列第28。
2021年,天门市GDP达718.89亿元,位列2021年湖北各市州GDP排行榜第16位。
2021年12月,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名单发布,天门市位列第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