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隋开皇十六年(596)析轵县北境析始设济源县(现址),1988年6月设市;以地处济水之源得名,据《元和郡县志》:以济水(泲水、溪水、兖水)所出,因名。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6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近年来,济源的城市建设始终者以“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五创建”活动(创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1990年以来连续7次荣获河南省城市“三优杯”竞赛优胜奖,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
济源撤县建市以来,以老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先后修建、改造城市道路20余条,架设了7座城市桥梁和2座立交桥,城市主次干道总长达110余公里,形成了七纵八横的中等城市框架。近年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济源境内修建,沁北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进一步推动了济源经济的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山西省阳城县、晋城市搭界;南临黄河,与洛阳市吉利区和孟津、新安两县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东与沁阳、孟州两市毗邻。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8%,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2064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08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5865万元,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省前列。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207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107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2022年8月,济源市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7月,济源市上榜2022赛迪百强县第71名。
2022年6月,济源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位列第12。
2022年3月,济源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
2022年3月,2022年中国百强县发布,济源市位列第72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济源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年1月,济源市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12月,2021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名单出炉,济源市位列第68位。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济源市位列第8。